本文转载自《AI岐黄——中医大脑精选医案集1》配配查官网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ISBN 978-7-5390-9601-8
本文源自上述正式出版书籍 P404-P406,全文无删减
《AI岐黄——中医大脑精选医案集1》
关于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增高,导致大量血浆蛋白质自尿液中丢失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包括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肿、高脂血症和低蛋白血症以及其他代谢紊乱和伴随症状。该病主要包括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两种类型。目前多认为该病发生与遗传、免疫系统问题、感染、药物以及环境因素有关。
我国肾病综合征患者占慢性肾脏病患者的20.36%,若大量蛋白尿症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导致终末期肾病,甚至肾衰竭,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目前西医治疗肾病综合征多使用免疫抑制剂及激素药物,虽可有效改善患者各临床症状,但患者多伴有感染等高风险,且不良反应较多,一旦停药极易反复。近年来,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报道与研究日益增多,为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提供新方向。
展开剩余74岁女孩发现肾病综合征5月一位18岁的女孩,由父亲陪同看诊。经过询问,女孩表示是2023年12月因脚肿去医院就诊发现肾病综合征的,目前主要有以下症状:劳累后脚踝肿、小腿微肿,长期整日倦怠,经常胸闷、心慌、心悸,食欲不振,有时腹胀,小便泡泡多,睡眠品质差,多梦。容易紧张、心烦,月经后期,痛经、经前乳房胀痛,行经腰酸。
5月6日来诊当天检查提示:24小时尿总蛋白1706.6mg/24h↑、尿蛋白浓度1219mg/L↑、尿蛋白2+、尿微量白蛋白≥150mg/L↑、总蛋白62.2g/L↓、白蛋白30.1g/L↓、总胆固醇8.5mmol/L↑、甘油三酯1.9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7mmol/L↑、尿素1.9mmol/L↓、肌酐37umol/L↓。
▲图107-1 检验报告
将患者的症状输入中医大脑,针对蛋白尿的情况,处方了补中益气汤合真武汤化裁,其中黄芪用60g,并加入泽泻、益母草、地龙,总以温补脾肾、活血利水为法,同时配合健脾益肾、利水渗湿的四神散共同治疗。
▲图107-2 中医大脑图
服药后症状改善二诊复诊,患者用6付药以后,反馈劳累后脚踝肿、小腿微肿较之前减轻,小便泡泡稍减少,胸闷、心慌、心悸次数减少,腹胀减轻。考虑患者服药后整体症状改善,就效不更方继续治疗。
大部分指标恢复正常后复诊,患者表示乏力减轻,劳累后脚踝、小腿基本不肿了,小便泡泡减少,胸闷、心慌、心悸明显减少,腹胀消失。后患者规律服药,8月15日患者复查指标基本都正常了,其父亲表示感谢。详看报告单,24小时尿总蛋白(80.28mg/24h)、尿蛋白浓度(72mg/L)、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10mg/L),总胆固醇(4.86mmol/L)、甘油三酯(1.03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85mmol/L)、肌酐(51umol/L)的指标均已恢复正常,总蛋白(63.5g/L)、白蛋白(40.2g/L)、尿素(2.4mmol/L)上升,较前明显好转。
患者父亲还补充道:“我也没有想到纯中药治疗这么神速,我看了很多这个肾病综合征的,吃西药吃了好多年,有时甚至吃了十多年都不见好的完。”
▲图107-3 检验报告
▲图107-4 医患对话
中医如何看待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属于中医学“水肿”、“虚劳”、“尿浊”等范畴。古今医家均认为该病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如《素问·水热穴论》记载:“黄帝问曰∶少阴何以主肾?肾何以主水?岐伯对曰∶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景岳全书·肿胀篇》曰:“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津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故传之于脾而肌肉浮肿。”
目前中医多认为该病发生与禀赋素虚、风寒湿热外袭、饮食、情志、劳欲等病因相关,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湿停聚,精微外泄而发本病,迁延日久,正气愈虚,故本病的病理性质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本病可分为风水泛溢、脾虚湿困、脾肾阳虚、湿热蕴结、肝肾阴虚、气阴两虚、瘀水互结等证型,多采用宣肺利水、健脾利湿、温补脾肾、清热利湿、滋补肝肾、活血利水等治法,临床治疗可见,通过中医辨证治疗肾病综合征,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肾功能配配查官网,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发布于:广东省辉煌优配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